close

這一本書, 因為它可以發行第五版, 我猜測是一本不錯的書













這本書所有的重點, 就是坦伯頓寫的序文
過去我曾經研究過坦伯頓的書,


我很驚訝的發現, 坦伯頓沒有寫過一本理財的書. 所有,有關於 templeton ,理財的書本都是別人寫的.

坦伯頓寫很多靈性的書本. 能夠看到坦伯頓親筆的文章, 真是十分珍貴

資產分配, 第一版的序文就是由坦伯頓先生寫的, 他寫了所有資產分配的重點

  1. 要先儲蓄
  2. 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國家
  3. 要先評估市場


反觀, gibson 先生, 在第五版的book,還是墨守成規,
還是堅持, buy and hold + rebalance

我看起來覺得很有趣, 1989 , 第一版 坦伯頓已經說明了, 需要評估市場
but 24年過去了, gibson 為了順應客戶的心理, 即使他懂得—需要先評估市場.這些道理,
仍然說出了種種的理由 (藉口), 沒有納入他的sop, 讓人感到十分的唏噓 and 不解



在這本書中. Gibson 還特別提出了 fed 論文 …...pu shen--- MARKET-TIMING STRATEGIES THAT WORKED. 我特別找出這篇論文, 根本和 諾貝爾獎得主shiller 說得一模一樣, 同樣的思考模式




so 我覺得這本書的重點就是 坦伯頓先生的 preface ( as below)


依照我淺薄的經驗, templeton先生的preface , 可以引起我深深的共鳴


  1. 這個是現金流的想法, 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空頭的方法





  1. temploten 利用他的專業知識,可以評估個別公司未來5-10 year的收益, 身為散戶的我們可以利用per, 利用整個大盤指數, 同樣也可以預估 未來 10 year的收益

  1. 美國不斷地創新高 per 不斷的上升, 根據上面的理論, 我們可以知道未來10年 usa的收益率會最低, 中國香港的本益比很低. 就算不買美國, 中國香港在這兩年也得到了不錯的報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lanlin998 的頭像
    allanlin998

    股息 現金流 被動收入 理財的心路歷程

    allanlin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