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臉書社團. Cone 兄, 提到了均值回歸.我才想到還沒有算 最新的王教授acpe .(3y),
acpe 3y =10=19846.88
11=21831.57
12=23816.26
13=25800.95
我是從 王教授 acpe , 和 曾淵滄 教授—曾氏通道… 學到均值回歸.
所謂的均值回歸., 簡單意思就是, 指數太高太低, 都要回到平均線 ( 詳細可參考下列附錄)
今年五六月.因為美國 QE退場.股市大跌. 有人正在大喊.股災來臨.
這個時候.大多數的人都在猜測低點.都在觀望
我只能依照我所了解的.根據紀律. 向下買進, 當然我不知道會跌到哪裡,但是只能根據計畫執行.
目前看起來,績效還不錯 (我的港股下單紀錄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2013/07/acpe-3y-update-2013-june-and.html)
台股下單紀錄
台股下單紀錄
( 我在2012年,也是五六月,買港股的時候, 當時歐債高峰期, 氣氛更是恐怖,
我也只能依照紀律, 剛好買到最低點,目前看起來, 股息 加上價差, 績效大於30%)
我懂得不多,用的方法也很簡單, 但我從來沒有覺得我賺得比人家少(我的目標是跟定存比), 每次拿到股息, 我都很感恩
我也要把我的好友 chin-cheng 留言,跟各位朋友分享,祝大家天天都是快樂天
Chin-Cheng Tsai 感謝分享,我覺得不管是滾雪球也好,種果樹也好,不蝕本也可,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並且相信且實踐它,這才能讓學習典範理論正常地運作。
投資心理學說: ”對於整體投資成功,交易系統、方法和指標只占25%,運氣占15%,其餘的60%完全要看交易員自己對所使用的交易系統的反應,以及對市場本身的反應。”
祝大家都能財富自由。O:-)
投資心理學說: ”對於整體投資成功,交易系統、方法和指標只占25%,運氣占15%,其餘的60%完全要看交易員自己對所使用的交易系統的反應,以及對市場本身的反應。”
祝大家都能財富自由。O:-)
Chin-Cheng Tsai 感謝分享,巴菲特說:我們都是得到”娘胎樂透”的人,因為相較於其他落後國家的人,我們並沒有比較好的智能或優勢,現在我們能豐衣足食,完全是因為這個社會所給予的,所以我們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要懂得回饋。
From 我們的股票投資臉書 社團
早上重翻"散戶投資正典"時, 回憶起了6.5~7%投資報酬率(或現金殖利率)目標的一種來由(另一種是十年複利翻倍), 那便是兩百年的股票平均實質報酬率是6.8%, 無論經過何種的動盪, 長期來看趨勢都不變, 但是比較惱人的敘述來了, 股票有一個"均值回歸"的現象, 就是一段時間(十數年)報酬高(低)於這個數字, 自然就會向下(上)調整, 迎接蕭條(榮景)
Chin-Cheng Tsai 學術界看金融市場,關心的其中一點就是報酬率的平均值,也就是趨中定理,也已經證明長期投資的平均報酬率勝於短期投資;另外,他們還關心報酬率的標準差,他們稱為風險(價值型投資者不認同這一點),股票的風險大於公債,也來自於股票的報酬率標準差較大。
附錄一
0: 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是金融學的一個重要概念。
根據這個理論,股票價格總是圍繞其平均值上下波動的。一種上漲或者下跌的趨勢不管其延續的時間多長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當股票價格呈現持續上升或下降趨勢時,我們可以稱之 為 均 值回 避(Mean Aversion),但最終均值回歸的規律一定會出現:漲得太多了,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下跌;跌得太多了,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上升。圖示如下:
均值回歸理論對認為股票價格不可預測的隨機漫步理論(The Theory of Random Walk)提出了挑戰。從短期看,股票市場是不可預測的。但是從長期看,股票市場是可以預測的。耶魯大學的希勒(Robert Shiller)教授就根據美國股市的市盈率對市場做出了準確的預測,雖然當時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結論:從 2000年開始的10年裏,美國股市將有巨大的跌幅。而事實上,2000年標準普爾500在1400點左右,2009年3月標準普爾500達到了683點的低位,而目前標準普爾500在1100點左右。GMO的Jeremy Grantham在1998年對10大類資產未來10年的平均回報率做出了預測。10年後,這個預測的準確性令人吃驚。《經濟學人》對此還專門有報道兵評論說:僅憑運氣預測對10類資產10年回報率的概率只有30萬分之一。
1:巴菲特曾有股市長期看是稱重機的說法,也就是對均值回歸理論的一種形象說法。
本博貼過的市盈率,市凈率,托賓q,證券化率,都屬於典型的均值回歸指示器,股金比從功效上看也可以算一個。均值回歸確實是制約滬深股市漲跌的基本規律:市盈率,市凈率,托賓q,證券化率,股金比等指示器向上超過均值以後,盡管還繼續上漲,均值回歸的規律最終使它堅定回落;而當指示器下跌並低於均值之下以後,盡管也繼續下跌,均值回歸終究要讓其止跌回升。均值只是“驛站”而已,它不是處於上升的過程中就是在下跌的過程中。也就是說,當股市處於上升周期,指示器從低位升上來以後,均值並不能阻擋其上升的步伐;而當股市處於下跌周期,市盈率從高位跌下來時,均值也並不能有效支撐大盤繼續地下探。如最近的大盤就在市盈率均值稍稍靠下的位置,似乎昭示著繼續向均值(PE=34)回歸。
M1,M2的走勢也具有均值回歸的特點,目前的寬松貨幣政策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這也是大家關心或擔心的因由。
總之,我們在讀圖過程中,腦子裏有這個均值回歸的概念,或許會更好底理解圖表所揭示的意義。
2:股市年平均回報率。也是一個均值回歸問題。
一個統計事實:從1802年到1870年間,美國股市年平均回報率為7.0%;從1871年到1925年,年平均回報率為6.6%;從1926年到1997年,年平均回報率為7.2%。這是巴菲特在1999年IT泡沫時常說的數據,其後果然如他所說。
附錄二---
你可以同時參考
王澤基教授 ACPE (3Y) update 2013 june --- 預測是沒有用,你只能利用知識 and 法則,去買賣股票
介紹MEBANE FABER 以CAPE + RELATIVE STRENGTH投資全球股市策略 -1
從 MSCI EUROPE SHILLER PE ---- 看中國 香港 PER
shiller PE
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search?q=shiller+pe
曾氏通道--財富非常通道,, 以etf sector rotation strategies 預測景氣循環
全站熱搜